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雅)近日,一篇題為《衛生組織曝:4種蔬菜已被拉入致癌名單,記得勸家人少碰》的文章在朋友圈熱傳。文章稱,娃娃菜、蕨菜、西葫蘆和紅鳳菜這4種蔬菜被“衛生組織”列入致癌名單,以后都不能吃了。記者在世界衛生組織網站上搜索發現,并未有此類信息。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對網上的信息逐一進行解讀。此外,范志紅提示,紅鳳菜和蕨菜的確被證明有一定毒性和致癌性,需要引起警惕。
娃娃菜 清洗后可以放心吃
文章中稱,“娃娃菜含有甲醛,有些不法商家為了讓娃娃菜保鮮的時間變長,就會用甲醛水泡洗,因為一經過甲醛浸泡的娃娃菜不僅賣相好看,還可以保存得很久,但是這種甲醛水吃到人體肚子里那危害就不是一般的大?!?br />
范志紅教授表示,對于消費者來說,只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從正規超市購買的蔬菜是可以放心吃的;二是如果聞不到蔬菜上的刺鼻氣味,那么即便娃娃菜“泡過甲醛”,其濃度和殘留量也會很低,由于甲醛易溶于水,將娃娃菜充分清洗之后再食用,并不用太過擔心。
蕨菜 沸水焯幾遍盡量不涼拌
文章中寫道:“蕨菜近幾年特別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有專家曾在蕨菜中檢測出一種致癌物質,更是通過動物實驗證實了蕨菜致癌,用蕨菜喂食了小白兔,最后導致發生了胃癌、腸癌、白血病等一系列病癥。所以這種菜已經被拉入了致癌黑名單?!?br />
范志紅稱,原蕨苷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2B類致癌物,能增加致癌風險。但是,中國傳統制作蕨菜的工藝需要經過多次焯水,在加熱烹飪處理后,蕨菜中的原蕨苷很容易被破壞,可以大大降低蕨菜的致癌性。如果真的喜歡食用蕨菜,吃之前需要用沸水將蕨菜焯幾遍,烹飪至熟透,要盡量少吃涼拌類的蕨菜,也不要當作主食一樣大量食用。
西葫蘆 需快速翻炒不能烹調過久
文中寫道:“西葫蘆其實本身是不致癌的,但是如果一旦經過了高溫的爆炒,就會釋放出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所以人們在食用的時候盡量不要爆炒,也可以生吃涼拌,長期食用爆炒的西葫蘆對我們的身體會有很大的傷害?!?br />
范志紅表示,丙烯酰胺是食物發生“美拉德反應”時的一個副產物,只要食物中同時含有碳水化合物或脂肪,以及蛋白質,無論是煎、烤、紅燒、油炸等烹調操作,還是食品加工時的加溫處理,都可能會發生“美拉德反應”。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丙烯酰胺列為第二類致癌物,不過目前研究尚未確認丙烯酰胺的攝入量、相關生化標志物水平與增加人類癌癥風險之間有關聯。因此,還不能說只要攝入丙烯酰胺,就一定會增加人類的致癌危險。需要明確的是,西葫蘆本身并不含致癌物質,丙烯酰胺是食物在燒制過程中的產物,所以需要快速翻炒,避免烹調過程過久。
紅鳳菜 必須焯水爆炒且不能多吃
文中寫道:“紅鳳菜估計很少有人聽說過吧,有專家研究出紅鳳菜中含有一種物質,研究發現這種物質具有很大的傷肝致癌作用,如果沒有得到高溫的燃燒,這種物質會明顯揮發在我們的人體中,產生明顯的致毒影響。所以人們平時一定要盡量遠離這種菜?!?br />
范志紅表示,紅鳳菜作為我國的傳統野菜,為大家所熟悉,由于其煮熟后的顏色鮮紅,被許多人誤認為具有補血功效,因此又被稱為血皮菜。事實上,紅鳳菜對人體確實有一定的毒性,并不適合食用。若一定要吃,必須要選擇焯水后大火爆炒的烹飪方法,同時每次食用量不宜過多。
新京報記者 張靜雅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立軍
|